全国免费咨询热线:400-070-5535

近百万诈骗指控二审被推翻,段永国主任精准拆解证据链,成功减刑6年半

发布时间:2025-07-30作者:浏览次数:115
冰冷的“16年”判决书,像一堵高墙,将于某(化名)和他的家庭牢牢困住。诈骗、敲诈勒索、前科累累……几乎所有人都认为,这已是定局。在绝望边缘,于某家属找到了北京盈锦律所的段永国主任,段主任凭借深厚的法律功底,成功推翻一审关键指控,将刑期从16年大幅降至9年6个月。为于某争取了宝贵的6年半自由!

 

 

 

01、案情回顾

 

于某的案件并非简单的单一罪名案件,而是涉及多重犯罪事实与前科的复杂案件。早在 2015 年,于某因非法拘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,2022 年又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,剥夺政治权利一年。2023 年,于某因涉嫌抢劫罪被刑事拘留,案件审理中又牵涉出 2021 年的诈骗与敲诈勒索事实。

原审法院认定,于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虚构房产抵押事实骗取被害人王某约89万元(数额特别巨大,构成诈骗罪;以威胁手段强行索取 3 万元(数额较大),构成敲诈勒索罪。结合此前诈骗罪刑期,原审法院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6 年,罚金 23 万元,剥夺政治权利三年,并责令退赔约 92万元。

 于某家属在与段主任沟通中,觉得倍感专业与信任,于是选择委托段永国主任担任二审辩护律师,这也成了他们最后的希望。

段主任介入案件后,通过逐字逐句地审查每一份证据:借条、转账记录、被害人陈述、被告人供述……敏锐的发现了原审判决中存在的关键问题。

 

02、精准辩护:直击核心争议

段永国主任在辩护中提出,原审判决认定于某构成诈骗罪、敲诈勒索罪的事实不清、证据不足,尤其是诈骗数额的认定存在重大瑕疵。

原审判决将202X年5月至9月期间王某向于某的转款的约91万元全部认定为诈骗数额。但段主任通过核查借条、被害人陈述、被告人供述等证据发现:

01、于某以“某小区的房产抵押”为由借款的明确承诺,仅存续至202X年6月17日——当日于某已明确告知王某无法腾房,此时王某对“房产抵押”的虚假性已明知。

02、202X年6月17日之后,王某仍向于某转款百余次,但现有证据无法证明这些转款与“房产抵押”的诈骗手段相关,亦无证据证明属于敲诈勒索。

基于此,段主任提出:6月17日之后的转款不应计入诈骗数额,诈骗数额仅应认定为5月至6月期间的约8万元。

同时,针对3万元敲诈勒索事实,段主任在确认证据确凿的前提下,精准把控此罪与抢劫罪的界限,成功维持了一审对该部分相对较轻的量刑,避免了更重罪名的风险。

 

03、终审改判:刑期大幅减少6年半!

最终结果

经二审审理,最终采纳了段永国主任的核心辩护意见:

- 认定于某诈骗罪的数额应为8万元(数额巨大),改判有期徒刑3年;

- 维持敲诈勒索罪原判(有期徒刑1年10个月);

- 与此前诈骗罪刑期合并后,决定执行有期徒刑9年6个月。

家属心声

“这6年半,改变的不仅是一个数字,更是我们家庭的整个未来。”于某的家属声音哽咽着充满感谢的对段主任说。

 

04

段永国主任提示

本案中,针对前案与后案存在同种罪行的情形,在司法裁判上应以一罪处断,而一审按数罪并罚的原则进行评价使得量刑失衡且无法律依据。二审法院对此意见予以了支持,生效判决判定前后两段同种罪行事实以一罪进行了处断。

刑事案件中,涉案数额的认定往往是量刑的核心关键。精准识别证据链中的时间逻辑断裂点、因果关系薄弱环节,并辅以严密的法律论证,是实现有效辩护、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中之重。对于存在复杂经济往来或多次行为的案件,专业律师对每一笔款项性质、每一个行为节点的深度剖析,可能成为扭转局面的决定性力量。

 

注:文中涉及的人名均为化名。

 

法律咨询

400-070-5535

友情链接:
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中国律师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